律师简介
吴亮律师,现执业于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承办过刑事辩护、取保候审、交通肇事、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工伤赔偿、房产纠纷、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等各类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爱岗敬业,工作业绩突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益活动,坚持诚实守信,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律师的天职,追求社会的公正、公平是律师的奋斗目标。

吴亮律师
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刑事辩护
- 刑事辩护
婚姻家庭
-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 合同纠纷
债务纠纷
- 债务纠纷
劳动纠纷
- 劳动纠纷
专利纠纷
- 专利纠纷

吴亮律师法律咨询平台
一对一
- 一对一提供法律服务
24小时法律服务
- 24小时专业法律咨询
专业团队
- 专业团队定制化服务
隐私保护
- 全面保护信息与隐私
法律资讯
NEWS
-
06/03
25
法律上过错方如何认定
1.法律上过错方的认定需依据具体法律关系来确定,不同领域有不同标准。在婚姻家庭中,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及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的一方为过错方;侵权责任里,故意实施侵权行为或因疏忽等未履行注意义务致他人损害的是过错方;合同关系中,无免责事由却不履行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构成违约过错。 2.对于婚姻家庭领域过错方的认定,相关权益受损方可收集聊天记录、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证据维护自身权益。在侵权责任方面,受害者要及时固定现场证据,通过司法鉴定等确定损
-
06/02
25
房产纠纷收房合同如何签订
签订房产收房合同需谨慎,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要注意明确双方信息、房屋信息、交付条件、配套设施、产权登记、质量保证等要点。 1.明确双方信息,确保开发商与购房者基本情况准确无误,避免后续出现主体不明的问题。 2.详细记载房屋信息,包括地址、面积、户型等,清晰约定面积差异处理方式,防止面积不符引发纠纷。 3.交付条件要约定房屋符合相关标准,如通过竣工验收备案,明确交付时间和逾期交付违约责任,保障按时收房。 4.配套设施方面,确定水电、燃气、电梯等正常使用时间和标准,保证生活便利。 5
-
06/02
25
信披立案一般多久会退
信披立案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其结果未必是退市,从立案到最终处理结果时间不固定。若查实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触及退市标准情形,会启动退市程序。 从立案到退市涉及多个环节。调查阶段所需时间因情况而异,若违法事实清晰、证据收集顺利,可能数月完成;若情况复杂,耗时会达数年。作出处罚决定后,还要依据交易所规则进入退市流程。 建议监管部门优化调查流程,提高调查效率,尤其针对复杂案件要建立专门机制加快处理。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信息披露合法合规,降低信披违法
-
06/02
25
是不是要退赃才能取保候审
1.退赃并非取保候审必要条件,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适用要符合法定情形,像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 2.退赃能体现犯罪嫌疑人悔罪态度,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时会将其作为考量因素。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显示出悔罪表现并降低了被害人损失,司法机关可能会认为其社会危险性降低,从而增加取保候审获批几率。 3.即使没有退赃,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依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这意味着不能将退赃作为判
-
06/02
25
女方无工作两个孩子离婚怎么判
在女方无工作且育有两个孩子的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权的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法院会首先考量孩子的年龄与意愿。若孩子已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其意愿会在判决中占重要比重。 孩子长期的生活环境也是关键。比如孩子一直生活在某一社区,与周边邻居、小伙伴建立了深厚感情,这种稳定环境利于孩子成长,会影响抚养权归属。 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女方目前无工作,但她对孩子的照顾付出、教育理念、家庭责任感等,都可能成为争取抚养权的优势。例如,女方虽无经济收入,但有充裕时间陪伴孩
-
06/02
25
借款人法律时效是多久
借款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限届满起算;未约定的,出借人可随时要求还款,给合理准备时间后,从宽限期届满起算。但自权利受损超二十年,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依申请延长。 为避免借款纠纷中因诉讼时效问题受损,给出以下建议: 1.借款时明确约定还款期限,便于清晰计算诉讼时效。 2.若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催款时保留好证据,证明曾提出还款要求。 3.当出现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如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等
-
06/02
25
入职15天没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入职15天没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该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15天仍未签订劳动合同,明显违反了上述规定。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尽快签订劳动合同;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也可